本帖最后由 木一 于 2016-10-16 09:42 编辑
近日,有一则江西赣州一十五岁少年自杀的消息,其遗书曝在网上,字字沉重,催人泪下: 老爸老妈,我死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成绩差的太多了,不可能考上高中的,我也不想再给你们增加负担了。你们两人抚养我们三个一定很难,老哥和老菜成绩都好,老哥快毕业了,老菜也高中了,我也曾经努力学习过,可是,无论如何我都无法集中精力在学习上,我最后放弃了,如果我还听得进课的话,我会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的,可是我不行,我不愿意做啃老的人,也不愿做一个社会上的败类,所以我选择死。 其实,我从留级的那一年就开始想死了。可是,我舍不得你们,所以我拖了这么久,今天,我想明白了。再以这种情况拖下去,还不如死了,起码可以自由的睡一觉。我知道,你们会说我没用,没错,我是很没用,但是所有的苦,我都放在心里,不愿意在你们面前表露出来,我只以一个乐观的样子面对你们,但实际上,我的内心一直在告诉我“你是个没用的人,这么胆小,永远成不了大气。其实,我自己什么都敢做的,只不过我有理智,今天,我要让它滚开,不要再约束我了。 如果要找我的尸首,就去水库吧。我想了很多方式,就这个最好,我的尸体火化吧。骨灰要么随风而散,要么埋在山顶,让我可以天天看风景。 我看到孩子的照片,一张脸上打着马赛克的照片,却面对镜头,可以想见的灿烂笑容,因为他总是要“以一个乐观的样子面对你们”。 小分头,格子衬衣,牛仔裤,就是一个普通的邻家男孩,却双手举着铁锨往泥桶里撩泥,娴熟的做惯活计的样子。这是一个过早的体味了生活艰辛的农家少年,所以他才会说:“老爸老妈,我死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成绩差的太多了,不可能考上高中的,我也不想再给你们增加负担了。你们两人抚养我们三个一定很难……。”这是一个懂事的善良的孩子,这样的话更让人唏嘘泪崩,他的人生之途,才刚刚开始,正是黎明熹微的时候。他还没来得及品尝生活的甘美,没来得及去看大千世界的精彩,却说:“我不愿意做啃老的人,也不愿做一个社会上的败类,所以我选择死”。他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来匆匆的离开这个让他倍感沉重的世界:“如果要找我的尸首,就去水库吧。我想了很多方式,就这个最好,我的尸体火化吧。骨灰要么随风而散,要么埋在山顶,让我可以天天看风景。”令人震惊,令人悲恸,令人警醒,令人深思! 是怎样的绝望让他觉得生无可恋,死去才是解脱。我想,遗书里的信息已经传递的很明白了。“无用”、“败类”、“啃老”的字眼深深地刺痛了我。成绩不好就是没用?考不上大学就是社会败类?将来就会啃老?这样的逻辑是怎样种进孩子的心里的?在目睹亲历了生活的艰辛与沉重之后,被“读书才是唯一出路”的思想这样警示着,孩子的前途一片黑暗,那么结果就是:不死何为。对于孩子的父母,我们无意去指责并雪上加霜他们的哀恸,可是,我们要反思的是:是否总以负面的情绪展示在孩子的面前?有没有把生活中的阴霾也时时带进家里?有没有总以指责、批评、抱怨对待孩子? 我也有一个这般年龄的男孩,能感同身受其父母家人的悲哀。那样鲜活的蓬勃的个体,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憧憬,眸子如晨星,会在一瞬间耀眼璀璨,又在下一刻因一件事、一句话而暗淡消沉。这是一个敏感、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花季的年龄。对于父母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值得被宠爱的天使,有一位母亲说的好:上帝总会为笨鸟准备一枝矮树枝。 然而,在“唯成绩论”的今天,我们总是不自觉的就用分数来判定了孩子的前途。多少父母望子女成龙凤,尤其是在农村,有些家长因“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压倒一切,甚至不顾及孩子是否适合读书这一条道路。还有些孩子的父母,以关怀和爱的名义织就一张大网,把孩子的身心情感都密密笼罩在网下,使孩子的呼吸都不得顺畅,到头来,却总也不明白孩子为什么要急急的逃离,远远的走出去。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师友。为人父母,是一场终身的修行。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给予孩子生命,要他吃饱穿暖,而是要保证他始终生活在阳光下,在自由的空气里。我们需要对孩子经常说的是:成功并不重要,快乐和健康才最重要。我们需要把我们的笑脸时时展现给孩子,需要处处展现给他们生活的乐趣,引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我们需要用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心态,看待挫折与磨难,艰辛与险阻,来以此影响我们的孩子,来影响他们的一生,造就一个心理健全具有阳光心态的人。我们要告诉他们:即便是不擅长读书,也不是什么社会的败类,只要心里有爱,用自己的双手赚取明天,任何一条道路都是光明的,这世界也可以是你的。
2016年10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