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之夜
博山 李常萍
中秋之夜,完美无缺的日子。月亮像唐代绢画中仕女的脸一样娇美丰腴,呼之欲出。清凉的月辉如水般流泻,乡村沉浸在一片银色的宁静中。
月宛如一块冷玉,泛着冰的清寒,又有玉的润洁,明亮却不刺眼,沉静婉约质朴,高远的天也因此清爽亲切起来。
望月怀远,抚古思今,关于月的种种吟咏轻轻滑过心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与安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壮美与温馨;“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的神秘与甜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与希冀,这一切让我们遥望明月时,有一种安慰和深深的感动。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永远守着故乡的月,这是我们心灵的家园。当我们离开故乡到异乡求学、谋生、流浪、漂泊、生活,因了心头有故乡明月汩汩清辉的照耀,寂寞的心便不再感觉孤独,有了深情的安慰,有如一个受委屈的孩子在母亲怀里哭泣的放松和安全。总有一天我们会再次看到村头那棵沧桑的老槐树,还会投入母亲瘦小却温暖的怀抱。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插在瓶子里的花,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故乡永远是我们生命的根。
月华如水,岁月如流。每到中秋,一轮圆月朗照之时,心中便多了一份对友人的思念。同庄的几位知心好友,在我还未参加工作之前,我们还能每年此际在小河边的街巷上看月。路边高大婆娑的槐树筛下丝丝缕缕的月光,树下便是一幅幅斑斑驳驳的图画,浑然天成,不事雕琢。
我们坐在河对岸的石碾上,一面抬头望月,一边倾诉心声。所有的不快、烦闷、抑郁全部被月光和诚挚的心灵所洗涤。当一切尽在不言中时,我们就轻轻地唱起熟悉的歌谣,一直唱到泪水流满了面颊。而今,人各东西。樱花远嫁威海,她的父母早已故世,不用说一年甚至三五年也难得一见。超和她中学时就爱慕她的恋人也背井离乡,在离家几百里外的小城经营着一个小店,过着清苦却幸福的生活,只是我们难得一见。后来,樱花从远方归来,在博山城郊租了房子,我曾在去学计算机高级的时候去看她,我们一起烙甜甜的饼吃,晚上和她还有她几岁的孩子挤在一起睡,一直说到凌晨才轻轻入梦。现在超也在淄博的美食街开了一个服装店,每次打电话来,总是那样亲切,似乎我们还在少年之中,这么多年来未曾有过分别。
今夜,但愿同一轮明月下的我们,都能回忆起悠悠的往事,在心中悄悄唱起熟悉的歌,你总是轻轻唱,我跟着慢慢合,让泪水轻轻地打湿面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不必再作千古追问了,只要那亲情友情爱情曾经并依然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只要思念不灭,爱心不泯,不管经历多少漫长的岁月,不管跨越多么遥远的距离,即使白发苍苍之际,我们也能依稀辨出彼此的容颜。
还是借用古诗词的意境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旧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