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店:黄丰年
说明:体育普及与竞技相结合,寓竞技与普及。但时下普及与竞技很不协调,群众性的活动越来越少,甚至单位常年不开展体育活动,更谈不到普及。前几天整理文稿,发现了自己在二十多年前写的回忆少年时代农村体育普及的情况一篇文稿,虽然那时形式原始,上不了大雅,但是表现出那时体育活动广泛而普及,虽然也不正式比赛评奖,但是都是自发参与,体现了体育活动普及性。特发此文以彰那时的体育普及性。
打 注
打注,这种民间体育活动,已同打瓦、趋方、抓籽、踢毽子等少儿体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消失了。但是昔时打注时的热闹场面,不时还萦绕在我的脑际,一副副画面浮现在眼前。
所谓打注,就是用一“行头”作为双方传递物,适合于青少年活动,一般在场院街道等较为宽阔的地方举行。
“行头”是一种球形的线织物。既不象橡胶的皮球那样柔和;也不象牛皮的篮球那样坚硬,类似垒球大小。里面用棉花,外面用棉线仔细的缠绕成一个直径5---8厘米长的布线球,外面再用结实的线绷成六角形、长方形、菱形的几何图案。不软不硬,在地上一拍,蹦得老高,若用力一摔能弹起七八米高。可适宜打注,也可适宜于定点拍打,它攥在手里软中显硬,硬中显软的感觉,手感非常好。
打注,通常是在冬春闲暇的日子里举行,每年冬季大雪覆盖,农田里不能劳作,只有在街道活动了。有的不怕累的小孩跟着大人到山上打兔子,多数青少年在家里打注。特别是春节过后至正月初七八,这期间非常热闹,大人到村头敲锣打鼓,小孩趋方,女孩踢毽子,那些活泼的青少年就开始打注了。这种活动,搞起来非常有趣,可以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双方各不相让,最后协商再打几注,来个“加时赛”,或以三败两负,或以五胜三负,最后决出胜负才罢休。
它是以双方开战的形式,每方一般为四至五人,人少时三个人也可以。在狭长的街道上划出“楚河汉界”,双方各后退二十七八米作为起攻点。每方最前面一个既是抛球手,又是接球手,其他几个人各到对方的防区,隔五至十米的防线。双方口头协定共打几注,若打五注则是“五局三胜”制,若打十注谁赢得对方六注则为胜方。
开始某方发球,第一个抛球手高喊“开始”,倏而把行头抛起在空中,在其下落时,用右手掌狠力向对方的防线一拍,打在对方的行列,对方前面的接球手,面对对方射来的“球”,要竭力握住,握住了就算对方输了,而前面的握不住,后面的握住了也为赢;若都握不住那么对方就赢了。随即再发第二个,依次类推,谁赢了谁发球。等到打胜时再换发球,交换场地,再打下一注,这样三场注中某一方胜了两场,这一方就是赢家。谁胜了你看那气势犹如凯旋而归的将士。
有时打到激烈时,有的接球手或抛球手索性脱掉棉袄,只穿件褂子,也打得满头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有的技术高稳、准、狠的一下就打出五六十米,超过对方防线,令对方措手不及,只好认输,由对方的抛球手再继续发球。当发球或接球最精彩的时候,全场观众欢腾雀跃,拉号助威,那些调皮的小孩钻在人空子里给对方捡行头,时不时的刺激一下负方,使负方极为尴尬。
现在看来这种简便易行的体育活动虽然很原始,不及那些站在绿茵场上握竿抽打,或在保龄球房挥球撞瓶等活动高雅,但作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还是很经济实惠的。既体现了群众性制作,群众性参与,群众性裁判,约定俗成,形成了冬天的独特的群众娱乐方式。既活跃了节日气氛,有强健了体魄很受群众欢迎。所以给少年时期的我以深刻的印象,至今还不时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虎虎生气的打注场面。这对于时下提倡的奥运竞技精神,却忽视了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普及的情况,也是一个小小的启示。
黄丰年:山东 淄博职业学院教师。 爱好文学写作,喜欢散文、纪实文学、诗歌创作。系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音乐家协会会员,音乐文学协会会员,在多家报刊媒体发表作品三百七十余篇。专著《金牛山大观》、《绿洲沃土》、《雪落无声》、《金牛山大观》增修版(与丁恩昌先生合作)、《五谷杂粮》、《瑞雪映春》主编或参编多部文史书籍。
邮编:25000 电话:13573334901 2538831922 邮箱huangfnzo@163.com |
-
儿时的体育活动
-
儿时的体育活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