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地区有贫困户;教学时,我们也会遇到“学困生”。如何让贫困户脱贫,是国家的义务;如何让“学困生”脱困,也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国家提倡“精准扶贫”,我们也可以认真借鉴,在教学中实行“精准帮困”。
参照《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我将精准帮困分为四方面:
一、 精准识别
精准识别是指通过作业检查、阶段性测试、调查了解等方式,将学困生有效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
二、 精准帮扶
精准帮扶是指对识别出来的学困生,深入分析学困原因,落实帮扶责任人,逐人逐科制定帮扶计划,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三、 精准管理
精准管理是指对学困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全班帮困系统,发动全班学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对学困生的动态管理。
四、 精准考核
精准考核是指对学困生识别、帮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对学生学习小组内开展帮困工作情况的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帮困措施落到实处。
通过精准帮困,班里学困生的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最显著的,就是张小飞了。张小飞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无力管教。他自身基础差,行为散漫,意志消沉。老师们都感到束手无策。
识别出了这位“学困生”,我开始“精准帮扶”。家庭原因不好改变,那就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张小飞的态度。我不再把他看作班里的“累赘”,而是视为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我开始一点一滴地精雕细琢,通过鼓励、引导,张小飞也渐渐对学习有了兴趣。在我的影响下,同学们也开始对张小飞刮目相看,有两位同学主动帮他答疑解惑。张小飞最弱的语文学科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借助全班同学的力量,时刻提醒张小飞不要松懈,鼓励他坚持下去。
最后的考核环节,原本我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及格就行。我觉得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可张小飞却给了大家一份惊喜,居然达到了良好水平!为此,我重奖了张小飞,当然,对他有帮助的同学也获得了“最佳团队”的奖励。随后,以张小飞为榜样,以“精准帮困”为突破口,我和其他老师合作,重点帮助“学困生”,逐渐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
“精准帮困”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精准帮困”体现了“以生为本”,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新时代教育理念。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